对政协石家庄市第十四届委员会
第二次会议第0134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时间:2022-07-22
来源:高技术产业科
【字体: 】     打印
是否同意公开:是
办理结果:A
石发改提案字〔2022〕第16号
 
刘金生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石家庄生物医药行业发展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为加快构建现代化、国际化美丽省会产业支撑体系,2021年7月,市委、市政府制定出台了《关于扶持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和生物医药产业率先突破的若干措施(试行)》(以下简称《措施》)。9月份,市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支持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和生物医药产业率先突破的若干措施(试行)相关实施细则》,确定在电子信息、生物医药两大主导产业上实现率先突破,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加快我市主导产业高质量发展进程。
一、合理布局产业园区,优化园区功能布局
按照《措施》要求,2021年9月,我市出台的《石家庄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5年)》,规划明确了构建“一核一区四集群”的产业布局,即高新区生物医药核心区、河北自贸区正定片区先行示范引领区、开发区生物医药生产加工聚集区、栾城现代中药和特色药产业聚集区、赵县生物发酵产业聚集区,以及深泽、晋州、元氏中间体、原料药聚集区。围绕生物药创新化、制剂药高端化、原料药绿色化、兽药生态化、健康消费品品质化、中药现代化、医疗器械专业化为目标,提升创新能力、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产品,鼓励发展生物药,巩固发展制剂药,推动原料药绿色产能置换,着力发展绿色高效的生物兽药,积极推动健康消费品品质化建设,推进中药现代化发展步伐。以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为目标,立足主导产业优势,加快创新能力提升和创新驱动转型,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和产品质量提升,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以高质量供给创造新需求,培育新市场,全力推动生物医药产业率先突破。
二、优化审批程序,加快提速产业创新
一是2020年6月,市卫健委出台了《关于加强自贸区生物医药制度创新力度做好干细胞临床研究备案审核及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对有关医疗机构开展干细胞临床研究备案范围、备案流程和申报所需资料进行了进一步说明,将市级初审时间缩短到3天。同时,对医疗机构的备案申请资料,市卫健委审核后直接上报省卫健委,以缩短备案时间,确保备案绿色通道真正落地。二是2020年10月,制定了拟在正定自贸区开展干细胞临床前沿医疗技术临床研究项目支持政策实施细则,明确了科研经费支持的认定标准、奖励标准等内容。
三、加大研发投入力度,鼓励企业搭建高水平创新平台
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大生物医药产业研发项目的资金投入力度,重点培养了一批生物医药领域高水平科研团队和骨干科研人员,取得了一批优秀科技成果和核心技术专利,促进了我市生物医药产业快速增长和规模化发展。在已出台的《措施》中明确了激励企业创新发展,重点支持一批国家级创新平台建设,获得国家认定后给予1000万元奖励。对国家科研机构、重点大学在石家庄市设立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符合产业发展方向的研发、检测机构和研发总部,最高给予500万元奖励,对承担国家级重大专项的主持单位,按照国家支持资金的50%予以配套。特别重大的创新载体给予综合支持,配套额度最高1亿元。同时,鼓励生物医药企业积极承担国家和省科技研发、产业化专项,着力突破一批增强企业竞争力的关键、核心、共性技术,提升技术创新和集成创新能力,带动产业优化升级。
四、强化产业政策引导扶持,力促产业快速发展
《措施》中明确了对生物医药产业奖补支持政策,从研发到产业化,从生产运营到开拓同内外市场,从蒸汽费补助到企业做大做强等方面给予大力扶持,其中,新药研发及产业化方面:一类新药在我市落地产业化奖励1.2亿元,二类新药在我市落地产业化奖励3000万元;医疗器械方面:获得创新型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书且在石家庄市实现产业化奖励200万元,获得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书且在石家庄市实现产业化奖励300万元;开拓国内外市场方面:对通过美国、欧盟(含英国)、WHO国际认证(疫苗)的药品(制剂、原料药)和医疗器械,每个奖励200万元;企业做大做强方面:对年度主营业务收入首次超过10亿元至300亿元规模的工业企业,分别给予企业10万元至100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通过加大对生物医药企业的扶持力度,真正让企业享受普惠政策,力促我市生物医药产业快速发展。
下一步,我市将以出台的各项政策措施为引领,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创新工作机制,优化创新环境,充分发挥企业的创新主体作用,为推进生物医药产业快速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 
石家庄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2年5月31日     
领导签发:吴书科
联系人及电话:党耀孔 86687571   13722792139
抄送:市政府办公室,市政协提案委员会,(市科技局、市工信局、市投资促进局、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中国(河北)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定片区管委会)
相关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