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政协石家庄市第十四届委员会
第四次会议第0029号提案的答复
第四次会议第0029号提案的答复
市民革:
贵单位提出的关于“多措并举 推动我市生物医药产业持续做大做强”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北、视察石家庄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及雄安新区建设的重大机遇,坚持仿创结合、品种优化、链条延伸为主攻方向,着力培育生物药,持续壮大化学药,传承发展现代中药,融合创新医疗器械,拓展布局未来产业,发展绿色、环保、可持续的药用辅料,加强核心领域关键技术研发创新,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扩大产业边界,做大产业体量,推动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产业规模实现新突破
市委,市政府坚持高位推动,高度重视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将生物医药产业列为率先突破产业。研究制定《关于支持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和生物医药产业率先突破的若干措施》,设立200亿元主导产业发展基金和每年10亿元专项资金。2023年,全市生物医药产业实现营业收入1078.6亿元,同比增长10.6%。石药集团、华北制药、石家庄四药、以岭药业、神威药业等5家企业,2023年再次荣登“中国医药工业百强”。
二、制造业发展取得新成效
2023年,为进一步推动我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提升产业发展质量,印发了《石家庄市生物制造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5年)》《石家庄市中医药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5年)》等相关政策。全市共有医药制造业规上工业企业145家,比2022年增加10家,工业增加值增长7.8%;实现营业收入725.4亿元,占全市规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12.7%,占全市生物医药产业的约70%;实现利润139.1亿元,同比增长1.9%,占全市规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50.5%。
三、创新能力实现新提升
坚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健全科技创新的政策体系。开展特派员定制服务、“科技大讲堂”、“揭榜挂帅”等系列活动,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建立全面合作关系,河北清华发展研究院落户石家庄。2023年,推动石药集团、以岭药业等2家全国重点实验室完成重组,新增省级以上创新平台11家,全市生物医药省级以上创新平台达194家。
四、集聚效应实现新跃升
以高新区、经开区为重点,栾城、赵县、晋州为配套的产业集聚效应更加凸现,建成了涵盖研发、生产、流通、配套服务的全链条产业体系。坚持“以亩产论英雄”,推动包联帮扶常态化、服务保障精细化、督促指导经常化,全面提升生物医药产业项目的落户率、开工率和投产达效率。2023年实施了总投资475亿元生物医药产业重点项目47个,完成投资167.2亿元,占年度计划投资的156%,较去年增加230亿元,增长48%。
五、中医药传承实现新发展
加强组织领导,认真落实养老机构中医药服务各项要求。坚实医疗机构中医药服务基础,进一步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质量和服务能力。2023年,我市共获批58个省级中医优势专科,建成1家市级中医适宜技术推广中心和22家县级中医适宜技术服务基地,新建25家高水平国医堂。开展适宜技术培训和市民体验等活动800余场,培训基层骨干8千余名。在公立医疗机构增加养老职能,大力推进中医科、康复科、治未病科室建设,完善老年人就诊绿色通道,夯实了“养中有中医”服务基础。丰富医疗机构中医药服务场景形式,以乡镇、社区为重点,通过开展基层医疗卫生人员中医药服务能力培训、专家对口帮扶、中医适宜技术推广等多种形式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
六、产业跨界实现新融合
依托我市优质文化旅游资源和石药集团、华药集团、以岭药业、神威药业等优质医药企业,大力发展乡村休闲、康养度假、中医药养生等康养旅游新业态,打造京津冀休闲度假后花园。以太行山高速生态走廊为主轴线,灵寿县、平山县、井陉县、赞皇县及井陉矿区等西部县(区)生态旅游资源整合为重点,组织全市旅游景区围绕满足广大游客休闲度假、康养怡情等需求,进一步丰富新型旅游产品业态,升级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做精生态康养旅游产品。重点推进苍岩山、嶂石岩、漫山花溪谷、锦绣大明川、西部长青、西柏坡柏里水乡等生态旅游景区项目建设。基于首批国家康养旅游示范基地以岭健康城和首批河北省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石家庄市中医院等机构,为游客开启中医药文化参观体验、养生保健、医疗康复等中医药文化健康之旅,为发展康养旅游注入新活力、新元素。
石家庄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4年5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