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政协石家庄市第十四届委员会
第五次会议第0269号提案的答复
第五次会议第0269号提案的答复
侯东昱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数智’时代推动石家庄市产教深度融合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石家庄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产教融合发展,通过加强校企联合,结合我市主导产业的产业链、创新链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新需求,确保教育布局与产业发展精准对接,推进职业教育与产业高度融合发展。
(一)加力推进职业教育产教融合
2021年印发《石家庄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零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已明确将产教融合纳入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根据《 国家发展改革委 教育部关于印发<建设产教融合型企业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和 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工信部、财政部、人社部、自然资源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务院国资委等8部门联合印发《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赋能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等相关要求,自2020年起,我市连续5年推荐培育省级产教融合型企业共计70家,入选企业数量位居全省前列,其中2024年19家企业成功入选省级产教融合型企业培育名单。为便于企业和职业院校之间的合作交流,我委联合市教育局将70家企业全部纳入石家庄市校企合作服务平台管理,整合企业用工需求、院校专业资源、科研成果等数据,实现人才供需智能匹配、技术需求精准对接,推动数据共享与平台建设;在项目建设争取资金方面,结合我市主导产业及职业院校专业课程设置,为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智能制造产教融合实训基地项目争取7000万资金支持,其中中央预算内资金4200万元,省级基建配套资金2800万元;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新一代电子信息产教融合实训基地项目争取中央资金3800万元和省级基建配套资金1000万元;2025年为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教学实训设备更新争取“两新”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1941万元,帮助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谋划储备科研设备更新项目,目前,已将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科研设备更新项目纳入我市“两新”项目储备库,争取该项目早日获得资金支持;在政策优惠方面,对纳入省级产教融合型企业在申报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时可享受抵免政策。
同时,我委会同市教育局积极落实省级对产教融合型企业的管理措施,加强跟踪服务,督促指导产教融合型企业建立实施产教融合工作年报制度,研究制定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三年规划,并报省级发展改革、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备案。
(二)推动全市算力基础设施建设
我市算力基础设施主要包括基础算力和智能算力,截至目前,我市建成并运营数据中心数量15个,算力总规模1282P,其中通用算力规模为817P,占全市总算力规模比重约63.7%,智能算力规模为465P,占全市总算力规模比重约26.3%。目前,我市通用算力817P,主要集中在华为、常山北明、联通、电信、万联大数据以及个别县区智慧城市运营中心等云计算以及IDC运营公司中,移动、常山北明等机构都将筹划增加智能算力基础,为我市奠定和夯实了人工智能基础底座。
(三)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国际交流合作
2024年我市举办了生物医药与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高质量创新发展专题交流对接活动,外国专家县域行活动-石家庄主导产业国际人才项目对接会等国际交流活动。通过汇聚各方智慧,搭建起技术、人才与产业深度融合的桥梁,为企业在技术创新、人才引育等方面提供了思路与方向。
河北(石家庄)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于2023年10月正式投入运营。离岸基地采用“政府支持+社会运营”的模式,为海外科技人才开展离岸创新创业提供全流程综合服务。2024年以来,离岸基地累计组织10场培训及路演活动,为海外人才及项目搭建展示平台,助力项目与资本、市场精准对接。成功举办5场国际人才交流活动和6场“海外专家河北行”活动,邀请海外高端专家深入本地,促进企业在技术、人才、市场等维度的深度合作,达成互利共赢局面。基地还提供一站式办公服务,简化各项流程,已成功助推9家企业落地高新区,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活力,持续提升我市在海外人才招引及创新创业生态营造方面的影响力。
二、下一步工作
一是针对您提出的制定更加具体的产教融合实施意见的建议,目前 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工信部、财政部、人社部、自然资源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务院国资委等8部门联合印发《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赋能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还在实施,未来我委将结合国家、省出台最新的相关政策,制定更有利于我市产教融合深度发展的有关政策文件。同时,我委将全力推进产教融合试点城市申报工作,编制完善城市建设方案、配套政策举措清单、项目清单、城市发展基础数据等申报材料,积极向上问计,争取国家第三批产教融合型城市试点落户我市。
二是优化完善算力基础布局,有序建设算力基础设施。明确算力中心的布局、规模及发展目标,促进全市算力、数据算法协同应用。指导相关县区有序建设算力基础设施,及时将国家省政策传达到相关县区,指导相关县区合理布局建设中型、小型算力中心项目,确保我市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合规有序开展。加力推动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支持鹿泉区、经开区、高新区和正定县结合自身产业优势,加快建设绿色化、智算化大型数据中心,引导超大型、大型数据中心区域聚集,形成区域布局合理、辐射带动效能大的“三区一县”算力设施空间布局,打造覆盖全市的算力供给高地。推动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和智慧化升级,适度超前布局新一代智算、云计算等新型基础设施。推进石家庄市智算中心、正定常山云、汉腾高邑智算产业园等数据中心建设,加快融入京津冀一体化算力网,逐步实现算力资源的统一调度和管理,促进算力资源共享和优化配置,为我市产教融合在算力方面提供更强有力的支撑。
三是加强引智引才工作站建设,2025年将认定31家引才引智机构为“石家庄市2025年度引智工作站”,这些工作站将围绕新一代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我市主导产业,发挥国际交流中的智力引进作用,组织开展各类国际交流活动,积极为企业提供精准服务,助力我市产教融合深度发展。
石家庄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5年5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