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石家庄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六次会议第442号建议的答复
第六次会议第442号建议的答复
宋丽民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在高邑西站打造冀中南地区高铁货运分拨中心的建议”收悉。经认真研究,赴国际陆港进行实地调研,并与高邑县政府、河北陆港公司多次开展座谈交流,结合国际陆港近年发展情况及下一步规划,现答复如下:
您提出的此项建议高度契合国家《推进多式联运发展优化调整运输结构工作方案》及河北省“十四五”现代物流规划方向。石家庄市作为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城市,高邑西站地理位置优越,距离石家庄国际陆港仅6公里,距正定国际机场80公里,周边青银、黄石等多条高速公路,G207、G339等国道纵横交错,且与天津港、黄骅港等主要港口形成铁海联运模式。同时,石家庄国际陆港已获批中欧班列集结中心,是京津冀地区货物集疏运的重要枢纽,高邑西站未来发展潜力巨大。在此基础上打造冀中南地区高铁货运分拨中心,有助于依托海陆空交通完善服务功能,扩大货物集疏运体量,开拓“一带一路”市场,创新贸易模式,促进千亿级现代商贸物流产业集群发展。
下一步,我委将重点从以下方面推进相关工作:
一是强化与国际陆港协同发展。充分利用石家庄国际陆港的仓储、集结设施,减少重复投入,发挥石家庄国际陆港和天津港铁海联动发展优势,加强与北京、呼和浩特、乌兰察布、太原等城市协调联动,用足用好二连浩特等重点口岸,做大做强中欧班列中通道和铁海联运,结合华北产业发展,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联动省内集散枢纽,统筹全省班列资源,推动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高标准规划建设中欧班列(石家庄)集结中心,实现高铁货运与陆港国际物流对接,重点发展跨境电商、生物医药、冷链等高时效性物流需求;协助国际陆港打通西通道、设立海外仓等,进一步提升国际陆港中欧班列货物集散效率和运贸一体化水平。
二是进一步推进基础设施优化。积极对接北京铁路局,积极争取对高邑西站进行货运功能升级,包括站场设施改造、装卸设备增设等,满足高铁快运的货物集散需求。同时,发挥紧邻红旗大街、339国道的区位优势,持续完善多式联运网络,强化公铁联运能力,形成“高铁+公路”的高效运输体系。衔接推动国际陆港铁路装卸线、多式联运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铁路集疏运能力和体系建设。
三是探索创新陆港运营模式。探索“班列+”产业模式,结合石家庄国际陆港的粮食、医药、冷链等特色产业,积极引入大型物流企业、生产制造企业、商贸企业及电商平台等,面向城市生产、生活物资,加快建设云仓、跨境电商智能分拨库、多类型冷库、智能仓库等智能化、专业化物流服务设施,发展“高铁+冷链”“高铁+医药”等定制化运输服务,提升专业化物流能力。
四是加快推进中欧班列集结中心建设。依托中欧班列西中东三条运输通道,加速打造北向通道、西向通道、南向通道,加速形成网络覆盖全球的国际物流大通道。根据国家集结中心高质量发展方案,完善中欧班列集结中心建设方案编制,围绕中欧班列集结中心枢纽建设领域,在中欧班列铁路场站基础设施建设和中欧班列集疏运设施建设方面,加大项目组织储备力度,进一步争取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
未来,我们将以共建“一带一路”为引领,充分发挥石家庄国际陆港中欧班列集结中心优势,优化中欧班列集结中心布局,高站位规划高邑西站客货运方案,依托国际国内两种货源、两个市场完善物流体系,以物流促贸易、以贸易强产业,打造区域经济发展新引擎。
感谢您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今后继续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石家庄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5年5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