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 国家发改委 | 省政府 | 省发改委 | 市政府
 
石家庄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对石家庄市十五届代表大会
第五次会议第178号建议的主办意见
发布时间:2024-07-30
来源:社会发展科
【字体: 】    打印
白杏强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一老一小’医、护、托、育的建议”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基本公共卫生方面
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市始终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作为重点任务。一是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质量提升年”活动。印发《石家庄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质量提升年”活动实施方案》及任务清单,坚持以提升城乡居民服务感受度和满意度为重点,以“一老一小”、慢病患者和妇幼人群为服务核心,做到应管尽管、规范登记、真实服务,持续推动全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高质量开展。二是创新实施居民健康档案质量提升百日攻坚活动。指导各县(市、区)优化档案核查模式,针对老年人健康管理、慢病管理、孕产妇健康管理、儿童健康管理等方面进行核查,开展“周二”“周四”行动,每周定期考核、定期通报,两次举办现场观摩会,促进基本公共卫生工作整体提升,取得良好效果。全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质量提升经验交流暨现场观摩会在我市召开。三是深化推进医防融合。坚持以点带面,通过整合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卫和医疗人员、工作、信息资金、考核,探索建立医防体系、服务、系统、项目、绩效医防管融合服务模式,全市建立3个市级医防融合示范区,10个基层医防融合试点,16个基层医防融合联系点,鹿泉区、桥西区荣获“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医防融合省级示范区”,7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挂牌国家糖尿病规范化管理星级门诊。探索创新体医融合,建成体医结合示范工作室4个,桃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被确定为全省首批健身与健康融合中心、慢病运动干预中心。通过加速推进医防融合,群众健康获得感和满意度明显提升。
二、医养结合方面
一是印发文件,全力推进。近年来,我市立足实际,以打造标准化社区医养结合服务中心为抓手,不断提升社区医养结合服务水平,切实满足辖区内老年人健康养老服务需求。我市先后印发了《关于启动社区(乡镇)医养能力提升工程的通知》《关于开展标准化社区(乡镇)医养结合服务中心创建活动通知》等文件对社区医养结合服务工作进行安排和部署,明确工作任务。目前,我市创建社区(乡镇)医养结合服务中心26家,覆盖所有县(市、区),确立了5家打造标准化社区(乡镇)医养结合服务中心,为新时期养老服务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规划指引和技术支撑。二是整和资源,规范服务。截至目前,全市区域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达190个,乡镇(街道)覆盖率为72.8%,并且实现了全市60个街道的街道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全覆盖。社区日间照料服务站983个,除去涉及拆迁的31个社区,已实现了社区日间照料服务站的社区全覆盖。农村互助幸福院1859家,其中日托床位9134张,全托床位1843张,总床位量10977张,全市社会总床位量达到5.56万张。目前以上养老服务设施均可提供生活照料、助餐服务、健康指导、文化娱乐、心理慰藉等家门口的养老服务。三是发挥优势,全面推广。坚持“精品”理念、树立“品牌”意识,按照“一社区(乡镇)一特色”原则,推动普遍性服务和个性化服务协同发展。裕华区裕翔社区积极开展“互联网+医养结合服务”,老年人(或家属)网上下单,即可收到社区提供的居家医养结合服务;新华区联盟社区根据老旧小区老年人集中居住的特点,将基本公卫项目和送餐、助洁等养老服务延伸至居家老年人;长安区长丰社区建立中医医养结合团队,为老年人提供居家中医用药指导、针灸、按摩等中医医养结合服务。
三、托育方面
为做好社区托育服务建设,2020年石家庄市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实施意见》,积极推动社区托育服务设施建设。提出扶持推动社区托育服务的工作任务。2022年石家庄市委、市政府印发《石家庄市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总体方案》提出加强社区托育服务设施规划任务。目前,我市按照规划任务对新建和正在建设的城市居住小区按照每千人口不少于10个托位规划、建设婴幼儿照护服务设施及配套安全设施:对老城区和已建成无婴幼儿照护服务配套设施的居住小区,按每千人口不少于8个托位的配套标准完善婴幼儿照护服务设施配套。为加强社区公办托育机构建设,我市在全市推广长安区公办民营社区托育点经验做法,推动社区公办托育机构建设。截至2023年年底我市托位数4.8万个,千人口托位数达到4.57个,社区托育服务机构覆盖率达到35%,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婴幼儿家庭的入托需求。我市被国家卫健委、国家发展改革委确定为第一批全国婴幼儿照护服务示范城市(全国33个,河北省2个)。
四、下一步举措
(一)调节供需平衡。进一步激发托育行业市场活力,需要不断完善和持续加强相关扶持政策,大力发展普惠性托育服务,为婴幼儿家庭提供质量有保障、价格可承受,方便可及的托育服务。
(二)提升“医教养”结合服务能力。建立健全妇幼保健机构为主体的婴幼儿照护指导团队,多渠道多形式指导家长掌握科学育儿方法和技能。积极探索推进市、县(市、区)、乡(镇、街道)、三级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中心等试点建设及实体化运行,探索实践集“培训、研讨、评估、干预”四位一体的闭环管理,提供齐全、连续、规范的医教养服务,助推2-3岁保教质量的全面提升。加强孕产妇和婴幼儿健康管理,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90%以上。开展育龄妇女孕期检测和新生儿疾病筛查,强化筛查防范,新生儿疾病筛查率95%以上。进一步做好免费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免费新生儿听力筛查及脱贫地区儿童免费营养包发放惠民工程。
(三)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大力支持养老护理员培训和老年社会服务专业人才的培养,建立养老服务行业激励机制和养老服务机构内部激励制度,提高养老护理员地位待遇。通过为老服务知识和技能培训,提升专兼职社会工作者的技能水平。在幼儿教育、健康护理等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具备良好基础的高等和职业院校,加快课程建设,培养婴幼儿照护专业人才。
(四)积极支持养老机构开展医疗服务。通过设施改建、服务赋能以及评估引导,提高专业照护能力,进一步盘活养老床位存量、提高护理型床位设置、增设失能老年人护理专区,全面提升康复护理服务水平。同时,发挥医疗机构优势向养老服务延伸,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康复、护理床位占比。到2025年,全市所有医疗机构为老年人开通就诊绿色通道。
(五)积极培育养老托育服务新业态。创新和丰富“养老服务+行业”新业态,拓展旅居养老、文化养老、健康养老、森林康养等新型养老消费领域,打造京津冀老年旅居康养目的地。促进养老服务业与新农村建设、绿色农产品开发、教育培训、健康娱乐、体育文化、旅游开发、家政服务等产业的融合发展。发展“互联网+养老服务”,引导帮助老年人融入信息化社会,创新“子女网上下单、老人体验服务”等消费模式。
(六)创新老年教育体制机制,出台鼓励社会参与老年教育事业的政策,通过政府财政投入、企业投资、社会援助等方式,完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支持社会力量、院校、养老机构等开办老年大学。积极推进老年教育服务,加快建设一批老年教育示范校和社区教育示范区,谋划推动组建老年教育和社区教育共同体(联盟),实现高校、老年大学与社区学院、市民学校的融合发展和资源共享。
石家庄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4年5月27日      
相关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