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政协石家庄市第十四届委员会
第五次会议第304号提案的答复
第五次会议第304号提案的答复
李永辉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关于抢抓氢能赛道机遇 打造我市产业发展新高地的意见建议”的提案收悉。该提案针对我市氢能发展提出了前瞻性建议,对我市培育新质生产力、构建绿色低碳现代产业体系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经我委会同相关市直部门研究,结合我市实际,现答复如下:
一、我市氢能产业发展总体情况
我市上游氢能资源丰富。循环化工园区制氢产业集聚,要素完备。现有晋控金石、石炼化、八维化工、盈德气体、河北启明等企业,产氢能力约14.25万吨。中游储氢运氢装备基础有优势。石家庄装备制造园区内中集氢能科技在氢气运输、储存、应用的关键装备、工程服务及系统解决方案中拥有国际领先技术,产品压力为70兆帕。从氢能实际应用来看,氢燃料电池汽车是氢能高效利用的最有效途径。我市中车石家庄公司和石煤机公司通过和相关企业合作研发生产公交车、物流车、工程车、环卫车等氢能专用车辆,可使用现有电车生产平台改装生产氢能燃料电池汽车,不断扩大产能规模。
二、已开展工作
一是加强顶层设计。根据国家和省相关要求,为解决目前我市氢能发展瓶颈,相继印发了《石家庄市氢能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石家庄市氢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 - 2025年)》等文件,明确了我市氢能产业发展的总体要求、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指导和遵循。
二是积极做好氢能产业布局。我市充分发挥本地优势,形成了两大产业园区。其中石家庄循环化工园区现有涉氢企业主要有晋煤金石、石炼化、八维化工、河北启明等多家企业,企业集聚、灰氢资源丰富、要素配套较为完备。石家庄装备制造园区的中集安瑞科,在氢气运输、储存、应用的关键装备、工程服务及系统解决方案中拥有国际领先技术,业务遍及全球100多个国家各地区,在全球范围内拥有20多个制造基地和国际领先的研发中心。投资1.5亿欧元的中集合斯康储氢瓶项目已签约落户栾城装备制造基地。
三是推进氢能示范应用。石家庄市公共交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与中集氢能(中集安瑞科)在栾城区公交停保场合资建设一座公交加氢站,新建成套500KG撬装式加氢装置一台,以及配套设备安装、防爆墙及周边围墙建设、消防设备及监控安装等,该加氢站目前已建成,正在办理运营手续。为推动全市氢能公交示范场景的实现,石家庄市公共交通集团有限公司投资2000余万元采购了10辆氢能源公交车,在“石家庄市解放广场--栾城区公交停保场”的公交线路中开辟了一条氢能源公交示范线路。
三、存在短板
从氢能实际应用来看,氢燃料电池汽车是氢能高效利用的最有效途径。我市在上游制氢、中游储氢均有着良好的基础,因未加入国家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未能享受国家政策红利,致使缺少下游氢燃料电池和氢能汽车发动机产业以及氢能源汽车应用场景,制约了我市氢能产业的发展。待加入示范群后,在国家和省支持政策的激励下,我市氢能产业(包括氢燃料汽车)将会有快速发展。
四、下步计划
进一步发挥氢能产业发展市级工作专班的作用,加强部门协同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及时解决产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推动各项工作落实落地。
一是强化政策资金支持。对先进氢能产业项目,优先列入市重点项目,在符合国土空间规划和国家产业政策的前提下,指导县(市、区)做好耕地占补平衡和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保障。积极争取加入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对符合条件的氢能装备产品,积极争列《河北省重点领域首台(套)重大装备产品公告目录》。吃透用好国家政策,积极争取中央预算、省级预算内投资,促进氢能产业发展。
二是拓宽融资渠道。加强银企对接合作平台建设,加大对氢能项目信贷支持。落实促进科技金融深度融合的政策措施, 发挥新型金融工具的助推孵化作用,支持初创型、成长型氢能企业发展。鼓励银行类金融机构按照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性原则支持氢能产业发展,运用科技化手段为优质企业提供精准化、差异化金融服务。鼓励社会资本投资氢能产业,在符合政策法规的前提下允许以独资、合资、合作、项目融资、私募股权融资、上市融资等多种方式支持氢能产业健康发展。
三是加强技术创新。支持高等院校与企业、科研院所加强合作,为我市氢能产业发展提供坚实的智力和科技支撑。鼓励企业通过合资合作、技术引进等多种方式获得核心技术,提升整体竞争力,逐步形成与国际接轨、具有较强自主研发能力的氢能技术创新体系。引导龙头企业聚焦行业前沿攻关突破,不断完善产业链条,提升主导产业创新水平和竞争力,打造我市产业发展新高地。
推动石家庄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需要政府、企业、社会等各方共同努力。目前,我委正在开展编制“十五五”新型能源体系建设规划的相关工作,对于您在提案中提到的意见建议,我们将充分予以考虑。我们将认真落实相关政策措施,积极推进各项工作,不断开创我市氢能产业发展新局面。
感谢您对我市氢能产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
石家庄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5年6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