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政协石家庄市第十四届委员会
第五次会议第0434号提案的答复
第五次会议第0434号提案的答复
左克永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关于建立一批零碳园区,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的建议”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加快构建我市绿色制造体系,进一步推动工业绿色转型升级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按照市委、市政府印发的《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认真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实施方案》《石家庄市碳达峰方案》等文件相关要求,我市积极开展碳中和先行先试,拟推动实施一批规模化储能、智能电网、分布式可再生能源、氢能及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净零排放和碳中和示范工程。按照国家和省零碳园区工作推进进度,创建一批绿色工厂、园区。
截至2024年底,我市共创建省级及以上绿色工业园区6家(含国家级5家)。市直有关部门持续引导省级以上工业园区在园区规划、空间布局、产业链设计、能源利用、资源利用、基础设施、生态环境、运行管理等方面全面贯彻和落实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理念。重点围绕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电子信息等产业布局零碳园区。按照我市“十五五”推动园区绿色低碳转型的目标规划,围绕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生物医药产业两个最具建设零碳园区优势的产业率先突破,探索“绿电直供”等创新模式,降低企业用能成本。同时寻求以技术突破破解零碳园区建设瓶颈,通过分布式光伏+储能电站协同运行,实现光伏发电实时消纳与灵活调峰;依托“碳能数慧园区管理平台”,整合光储柔性能源系统、智慧交通及碳排放动态监测,构建“源-网-荷-储”一体化体系。此外,联合河北工业大学等高校成立零碳技术实验室,重点攻关氢能利用、碳捕集等关键技术,并在鹿泉光谷科技园等园区推广“零碳+智慧”管理模式,实现碳排放动态追踪与精准调控。
现阶段,国家《零碳园区建设方案》尚处于征求意见阶段,省直相关部门正在参照国家做法,提前拟定零碳园区实施方案和保障方案。我市各有关部门都在积极配合省直对口部门,收集资料,提供数据,做好我市各领域保障方案拟制的准备工作,为零碳园区创建打下坚实基础。
下一步,我市将重点围绕提升能源使用效率、能源结构低碳转型等方面,聚力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传统产业低碳转型。聚焦分布式能源、储能、CCUS等领域,支持校企联合攻关,不断培育推动零碳园区建设的新技术落地。推动“光伏+储能+智能电网”一体化应用,打造智慧能源管理示范园区;振兴优势产业,将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生物医药产业打造成全市经济和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推动13所、54所的战略合作项目落地产业化;做强产业园区,加大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引导园区构建绿色供应链,鼓励企业共享资源、协同减排,培育零碳产业集群,增强园区能级,放大托管效应。
石家庄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5年5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