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政协石家庄市十四届委员会
第五次会议第0405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时间:2025-08-08
来源:高技术产业科
【字体: 】     打印
市九三学社:
贵单位提出的“关于发展集成电路产业 推进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的建议”提案收悉,提案立足我市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现状,深入分析产业链短板,提出的建议针对性强、举措务实,对我市打造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市发改委高度重视,结合职能职责,现答复如下:
一、加强创新平台建设
2024年,在我市电子信息产业领域,新认定9家省级技术创新中心,10家市级技术创新中心。截至目前,我市电子信息产业领域省技术创新中心67家,省产业技术研究院5家;市技术创新中心66家,市产业技术研究院13家,布局建设22个数字经济领域重点实验室,着力发展光子信息感知与通信研究,加大新型半导体光电子器件和新材料前沿技术研发,提升现代通信前沿技术,促进数字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
二、加强顶层规划设计
我市印发的《石家庄市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将集成电路产业作为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的重点方向。一是电子材料。加强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关键技术攻关,发展大尺寸氮化镓、碳化硅和磷化铟外延片等产品,建强上游电子材料链条。二是装备设备。积极对接引入国内相关龙头企业,补链光通信芯片测试设备、划片设备、裂片设备制造等短板领域。三是芯片设计。加强卫星通信相关的射频芯片设计研发,积极布局基带芯片等设计,扩大压力传感器、加速度计、陀螺仪等产品优势。四是芯片制造。在微机电系统(MEMS)传感器、射频、功率、光电器件等领域,重点发展特色工艺芯片制造技术。五是封装测试。在传统封装领域,以技术改造和工艺革新提升引线框架、键合封装等形式产品产能。
三、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深化落实省电子信息产业发展“1+5+5”政策措施,加强宣传解读,提升政策覆盖面和知晓度,以大项目带动、大企业引领,聚焦集成电路等重点领域,培育一批骨干企业,及时掌握项目建设进度,力促项目早建成早达效,形成提升产业整体规模的新增长点,推动我市电子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我市出台了《关于支持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和生物医药产业率先突破的若干措施》,设立了主导产业基金、主导产业发展资金,截至目前已经为537个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企业(或项目)兑现奖补资金2.1亿元,集成电路相关企业(项目)获得奖补资金比例达到48%。
四、推进产学研合作
截至目前,我市已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以及16所驻冀高校签署了合作协议,在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人才培养方面开展全面合作。在市级科技计划中设立了驻冀高校产学研合作专项,鼓励支持高校与我市联合实施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首批驻冀高校产学研合作专项共立项166项,支持资金3700万元。认定了一批高校参与的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学科重点实验室、科技创新实践基地等,汇聚高校优质创新资源,助力我市产业发展。
石家庄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5年5月27日
相关文件